全民信息素养关系到经济发展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缺乏敏锐的信息意识和全面的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不足、信息道德问题严重是目前我国全民信息素养的基本现状。构建政府主导的全民信息素养培养体系、强化学校信息素养教育、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媒体参与是提升全民信息素养的重要路径。
新媒体环境下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摘 要:20世纪30年代,媒介素养教育随着大众媒介的普及而为人们所关注,90年代,这一概念开始引入我国。尽管这期间取得了许多研究成果,但仍未能从我国媒介生态大环境中对媒介素养教育实践提出有益的建议。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的媒介素养开始呈现出一些问题,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渐由隐性向显性发展。本文旨在研究作为新媒体受众主力军和我国未来建设者的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同时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建议。
跨媒体信息素养的概念、特点及对图书馆的意义
摘要:介绍跨媒体信息素养的概念,阐述其所包含的多种媒体、交流和互动三大要素的内容,对跨媒体信息素养与其他素养特别是信息素养进行辨析。在此基础上,探讨跨媒体信息素养对图书馆的意义及图书馆的跨媒体信息素养理论与实践方案,认为图书馆应该关注跨媒体信息素养发展,并对其理论和实践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oncept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ransliteracy, elaborates th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and interactive as its three basic elements in detail, and discriminates its difference from other literacy especially information literacy.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es it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and the theory and practices in libraries. The library should be […]
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
东西方对于素养概念的理解差异以及时代发展的制约,导致国内在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相互关系问题的理解上产生了歧义。因此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纬度解析两种素养之间的差异与关联,揭示它们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同时阐明以教育技术为切入点来构建两者相融合桥梁的可行性与现实意义。
青少年媒介素养现状和趋势
20世纪30年代初,英国学者最早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它旨在保护英国的文化传统、语言、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学会批判大众文化的欺骗性和虚伪性。之后,媒介素养活动、媒介素养教育便如火如荼地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起来。1997年,这一概念被我国学者引入学界,逐渐得到了我国新闻传播界和教育理论界的重视。但许多年过去后,媒介素养教育并未在我国顺利开展起来,在“第一课堂”(大众媒介所提供)和“第二课堂”(学校教育所提供)的竞争中,始终处于令人担忧的劣势地位。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方法和访谈法的研究方法,共分为5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说明了媒介素养教育提出的背景、意义和研究方法,指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第二部分阐述了媒介素养的概念及媒介素养教育的理念、原则等,同时概述了国内外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第三部分具体描述了在珠三角地区进行媒介素养调查的情况。第四部分在分析主要对珠三角地区青少年学生调查结果的情况下,深化对中国特色媒介素养教育的认识,具体探讨了在现行环境下进行媒介素养教育的可行方式和注意事项。第五部分为结论,认为营造媒介素养教育的氛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意义,提出了目前在我国尚未纳入正规的课程教育情况下,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一些方法,为教育部门开展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新媒体背景下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提升研究
信息时代,作为承载和传递信息的介质,媒介已经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社会构成因素,从各个方面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着影响。我们一方面在享用媒介发展带来的丰富和便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面对复杂多变的媒体世界,培养和提高公众的媒介素养,是帮助人们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挑战的重要条件。当前,以手机、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猛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新媒体表现出来的新特征,对大众媒介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影响。大学生作为新媒体的主要接触者和使用者,如何提高自己在当前背景下的媒介素养,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本文牢牢立足新媒体的时代背景,紧密结合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构成要素展开。通过对新媒体和媒介素养概念的梳理以及影响关系的阐述,来明确当前大学生媒介素养培养的四个方面,即大学生关于新媒体的认识、利用、信息的甄别判断以及提高自身媒介素养意识的认识。接着以这四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武汉市的四所高校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最后根据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措施,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可供参考的依据。
全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口语传播)研讨会在京举行
2016年12月3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小小演说家》栏目组主办,北京中传赛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全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口语传播)研讨会暨《小小演说家》栏目地面选拔活动启动仪式在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研讨会作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的专业盛会,得到了全国各地方广播电视媒体单位、各大院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教师、各地区语言艺术培训学校、各文化传媒、公关类公司的大力支持,并荣幸邀请到了来自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中国教育电视台《小小演说家》栏目、行业企业等的数位专家和嘉宾。
文化与科技融合下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
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背景下,文化的生产、传播模式正经历着颠覆性的革命。技术的赋权使数字化新生代创造出了丰富多元的亚文化,他们极具个性的自我表达,虚拟社区的社会化过程,推进了文化的不断创新,蕴育着新的社会力量和变革要素。但是,高新科技在最大程度地释放自我、解放束缚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文化的繁荣和人性的解放,数字化新生代也面临着技术迷恋和文化迷失的严重问题。如何智慧地、以人为本地使用新媒体技术,提升数字化新生代的新媒介素养,是当代公民教育的题中之义。应该将开放、参与、协作作为当下新媒介素养教育的基本路径,从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发掘青少年的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对文化与科技的理性反思、将社会公益服务与新媒体素养教育相结合等角度,探讨改革媒介素养教学的新模式,使数字化新生代转变成为数字化公民。
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人的媒介素养
正传统媒体人的新媒介素养包括很多方面,如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获取能力,对新媒体信息的解读、运用能力,运用新媒体的能力等。80余年前,英国学者李维斯和汤普森首次提出了”媒介素养”的概念。随着媒介形态的变化和发展,媒介素养的概念也在不断充实与完善。媒介素养通常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也就是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中国网民媒介素养调查报告
南方都市报旗下凯迪网络凯迪数据研究中心发布《中国网民网络媒介素养调查报告》,报告针对目前中国互联网用户的网络媒介素养进行在线调查。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网络媒介素养就是人们在网络媒介中体现出来的媒介素养。 本次被调查网民的媒介素养平均值为3 .6(最高5分),属于中等水平,其中在新媒体使用维度上得分最高,而批判性理解的得分最低。
- « Previous Page
- 1
- 2
- 3
- 4
- …
- 13
- Next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