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nglish
  • Français
  • Español
  • العربية
  • Русский
  • 简体中文
Login/Logout | Register
United Nations Alliance of Civilizations Media and Literacy Clearinghouse UNAOC UNESCO
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 Clearinghouse UNAOC

  • Home
  • About
  •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 Events
  • Articles
  • University Network
  • Contact Us
  • UNAOC MIL
  • Submit
    • Submit a New Resource
    • Submit a New Organization
    • Submit a New Event

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网

November 21, 2016,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Media Education Policy, Resources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15日,是经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人民大学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的第一所面对全国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培训机构。 学院通过各地分院,分别开设“青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新闻媒体”、“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摄影”、“报刊编辑出版”、“交际与口才”等课程,让全国各地的孩子们接受媒介素养教育,争做国内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事业的排头兵。

 

受众的媒介信息处理能力——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状况调查报告之一

March 11, 2016,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Resources

自英国文学批评家列维斯和汤普生1933年提出媒介素养概念以来,媒介素养教育已经在欧美发达国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近年来在中国大陆也越来越引起学界关注。但是,要开展科学、有效的媒介素养教育,必须首先对目前中国公众的媒介素养状况加以全面、客观的了解。为此,复旦大学教育部哲学社科重大攻关项目“媒介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着眼于将媒介素养视为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7年5月~6月,通过在全国四个主要城市大规模随机抽样问卷调查的方式,希望第一次全面考察目前中国公众媒介素养的基本状况,并探究其与公众人口特征、政治认知、媒介使用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期为我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根据学者们的概括①,媒介素养教育理念70多年来已经过了四次可称为“范式转移”的变化:第一代“保护主义”的媒介素养观源自精英文化脉络,强调保护公众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侵害;第二代(60年代)则认为媒介信息不都是有害的,关键在于受众对媒介内容的主动选择和辨别;第三代(80年代)开始强调培养公众对媒介信息的批判解读能力;第四代(90年代以来)则从对文本的批判解读扩展到对媒介组织运作的认知理解,并进一步拓展到以公众媒介参与为核心的社区行动范式。因此,本文将媒介素养界定为一个多维度概念,并着重考察其三大核心维度———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媒介知识、以及媒介参与。 本次调查在北京、上海、广州和西安四个城市进行,所有城市的抽样均采取多层、随机方式:先根据各城市人口统计资料,按照PPS方法抽取出40个居委会;然后,按系统随机方式在每个被抽中的居委会中抽出15户家庭;最后,根据“最近生日法”从每户家庭中选择一名年龄在18~70周岁之间的个人作为访问对象。调查共成功访问到2409名样本,总体成功率为75.8%。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进行分析。

 

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信息素养

November 14,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Resources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信息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教师的信息素养成为教师素质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论述了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信息化社会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具体要求,并且提出了信息化社会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途径。

 

中華民國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

November 8, 2015, Filed Under: Media Education Policy

隨著知識經濟時代來臨,學習管道日趨多元化,除了學校教育之外,媒體成為民眾最重要的知識管道。因此,如何教育學生與社會大眾理性辨識媒體,並具備了解媒體對個人的正面或負向的能力,亦成為當前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的重要課題。 民國八十九年起,本部結合文教基金會啟動「終身學習列車」,其中「媒體探索列車」由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負責統籌規劃。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在『啟動媒體素養教育』記者會中,宣布將積極地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並請財團法人富邦文教基金會延攬傳播、教育專家學者、基層教師代表與學校主管、媒體專家等,經過四個月縝密的討論與規劃,期間舉辦北、中、南、東四場公聽會,以廣徵各界意見,終於今年八月完成「媒體素養教育政策白皮書」,此乃亞洲國家推動媒體素養教育政策之創舉。 本白皮書視媒體素養教育為一種終身學習,為達成教育的願景藍圖-「健康的媒體社區」,個人透過媒體素養教育獲得「釋放」和「賦權」的知能與能力,並運用媒體來溝通表達和獲取改善社會的能力。因此,從國小、國中、高中、高職、專科、大學校院與成人教育等不同層面切入;在基礎教育上融合統整入九年一貫領域與議題,鼓勵學校開設媒體素養相關選修課與通識課程,結合媒體機構發展教材與開放資源,透過社教網路及家庭教育網路全面推動媒體素養的社會教育,同時著重師資培育和支援體系的建立,使教育與媒體形成夥伴關係,讓媒體問題不只是專業問題而是全體公民的責任。 在商業媒體激烈競爭的環境中,現今傳播科技突飛猛進,媒介資訊對社會環境的影響無所不在,更成為我國青少年和兒童的另一套教育課程。因此,著重使用、分析、思辨、與接近運用媒體的媒介素養,將是遠眺數位資訊未來,國家人才進步的主要涵養之一,也是健康的社會文化與社區環境的重要指標,我們冀望藉由本白皮書的發表,共同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以建構一個更健全更具人文教育素養的健康媒體社會。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October 30,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本书通过以下几个章节介绍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 1. 信息素养定义 2. 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 3. 信息素养和高等教育 4. 信息素养和教学 5. 标准的使用 6. 信息素养及其评估 7. 标准,表现指标和成果 8. 附录一 节选信息素养动态 9. 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的撰写人 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 年 1 月 18 日通过 美国高等教育协会和独立学院理事会分别于 1999 年 10 月和2004 年 2 月认可. 白健译于二零零五年十月。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

October 25,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Organizations, Youth Media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少年报社少年新闻学院,成立于2000年4月15日,是经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人民大学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少年报社联合创办的第一所面对全国青少年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的培训机构。

 

谈谈我国两岸三地的媒介素养教育问题

October 25, 2015, Filed Under: Media Education Policy

70年代以后,国外已开放媒介素养教育,我国台湾、香港地区也十分重视受众的媒介素养教育,而大陆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方面十分薄弱。本文介绍了台湾、香港的媒介素养的理论和实践及大陆的学者的一些研究,探讨媒介素养教育的问题。

 

媒體素養研究中心

October 16,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Organizations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院 媒體素養研究中心

 

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

October 16,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摘要】:国内媒介素养教育实践具有很明显的”保护主义”色彩,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媒介素养教育很难获得成功。根据媒介素养教育的本质属性以及其历史发展的轨迹,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必然的选择。视觉文化内涵促使媒介素养教育从根本上摆脱了”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消解了”保护主义”存在的基石。由于国内视觉文化还未成为主流文化,必须选择有价值的、符合社会需求的、彰显地域特色的、能够适应教育规律的视觉文化内容进行整合与建构,才能使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成为现实。

 

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与经验

October 16, 2015, Filed Under: Media & Information Literacy

作为世界上传媒业最发达的国家,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却远落后于英国、澳大利亚甚至加拿大等其他国家,直至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起步。当时,美国民众普遍将肯尼迪总统遇刺身亡、校园暴力事件等一系列事件及现象的重要原因归咎于电视媒体的不良教化。美国著名的媒介素养专家David M.Considin e认为,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植根于澳大利亚、英国和加拿大”等国,从别国汲取了大量理念、经验,又根据自身实际探索出独立的模式。但美国的媒介素养教育仍相对落后,尚处于“婴儿期”(Infancy)。①本文试图在追溯媒介素养教育三大模式基础上,重点剖析美国媒介素养教育的特色以及经验,以给同样落后、但正在兴起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提供参考。

 

  • « Previous Page
  • 1
  • 2
  • 3
  • 4
  • 5
  • …
  • 13
  • Next Page »
Login/Logout | Register

Search the MIL Clearinghouse

ResourcesOrganizationsEvents
Search Resources
Topic
Language
Country
Search Organizations
Topic
Country
Search Events
Topic
Country

Search All

Upcoming Events

« May 2025 » loading...
M T W T F S S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

Copyright © 2025 United Nations Alliance of Civilizations (UNAOC) | 730 Third Avenue, 20th Floor, New York, NY 10017